时间:2022-12-18 23:46:25 | 浏览:1469
安化黑茶产业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5日讯(记者 朱俊宇 通讯员 冯皓)一念秋风起,一品茶香浓。在这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安化黑茶也迎来了年度盛事,9月3日,2022年安化黑茶产业新闻发布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此,安化县围绕“三茶统筹”制定了下阶段的产业发展计划和目标。
一是坚持健全体系、优化制度组合,确保行业行稳致远。
目前,市场端对安化黑茶认可度很高,但难免存在一些堵点问题。如消费群体对安化黑茶的产品市场价值、质量辨别以及高山茶、小产区茶、年份茶价格透明问题存在疑虑。从2022年开始,安化将全面建立“明白消费、轻松购买”三大体系制度,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享受消费乐趣。首先是建立品鉴体系制度;其次是建立价格体系和价格指数制度;最后是制订全新的安化黑茶原料和成品茶行业标准。在把控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更便于消费者选择性比较。
二是坚持龙头引领、实行强强联合,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安化黑茶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引领性、规模性和资本经营的跨越。2022年5月,安化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湖南安化黑茶集团公司,由安化县梅山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化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联合出资,以国有企业起步,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和模式。
三是坚持以茶为基、推进多产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千年茶文化的积淀,让安化黑茶演化成为一种与文旅互为依托、高度融合的产品。安化将进一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深度推进生态、经济、景观、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雪峰湖、茶马古道、茶乡花海、芙蓉山、安化黑茶特色小镇等全国茶旅康养示范区。
县委县政府将全面推动安化黑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好行业、企业和产业三篇文章,力争将安化打造成世界黑茶之都。
安化县茶旅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安化县茶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本次大会上还举行了安化县茶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包括湖南芒果文旅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企业分别签订了投资协议和采购协议,为安化茶旅文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浪潮。
昨天,国内A股上证指数小幅高开后,维持窄幅震荡,收盘上涨045%。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强度中等偏上,与前天差不多。主力资金净流入虚拟现实、苹果、消费电子、储能、车联网、无人驾驶、证券、超级品牌、无线耳机、汽车整车、华为、华为汽车、期货、元宇宙、智能音箱概念板块较多。
格隆汇8月17日丨中金环境(300145.SZ)公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该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2974.0285万股,约占该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923,438,236股的1.55%。
本激励计划中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175元(以2022年8月17日为草案披露日测算)。本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自限制性股票登记完成之日起至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解除锁定或回购注销完毕之日止,最长不超过72个月。
数据为AI应用程序提供动力——Alphabet可以说拥有比任何其他公司都多的数据。Alphabet在其应用程序中广泛使用人工智能。PayPal拥有最广泛接受的在线数字钱包,它的Venmo应用程序正在获得动力,尤其是亚马逊网站在2022年开始接受它作为付款方式。
高盛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Kostin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回想起来,2021已经几乎可以肯定是属于投资组合经理的一年,达到了股票投资者所能想象的极限。Kostin补充说,利率上升和增长减速的组合意味着,要素波动将会继续。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挖贝网8月17日,中迪投资(000609)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128,931.84元,同比增长968.57%。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中迪·花熙樾项目1#、8#、9#楼于本报告期内实现完工交房确认收入。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