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21:48:52 | 浏览:480
编者按:一张照片,一段历史,一个故事,都是每个湖南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随着城市的改造与发展,三湘大地已经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呈现出了全新繁荣景象。近期,红网联合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出《老照片新湖南》系列报道,集结14个市州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的老照片,记录三湘四水的城市变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益阳报道
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时光的魔法让它从黑白变成彩色,“拔高”了建筑,“创造”了新街,人潮也越发拥挤。
今天《老照片新湖南》,带来一组益阳城貌新旧对比图。时光如白驹过隙,像是在眨眼之间,这座城市就换了一张新的面貌,让人既熟悉又陌生。一起“穿越”回80年代,打卡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益阳吧。
80年代,益阳市一中附近的长益路。
益阳市一中附近的长益路现貌。
益阳市一中附近的长益路
1906年,挪威信义会在益阳创办信义中学(益阳市一中前身),作为湘中地区最早的一所完全中学,益阳市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益阳市地标性质建筑之一。
这里走出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师师长兼政委曾士峨烈士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影响广泛的杰出人才。
长益路(桃花仑路)作为益阳市最为重要的主干道之一,同时也是东西向最主要的道路之一,变化相当大。1975年,益阳扩宽资江一桥南至七里桥的桃花仑路段,路基由7.5米扩宽至30米,道路红线宽按36米控制,车行道由5.5米扩宽至20米;2008年长益路一中至桃花仑段进行首次拓宽翻新,2018年长益路一中至市委段进行拓宽,将一中老校门附近门面进行拆除。
70-80年代的益阳大厦旁五一路。
2021年拍摄的益阳大厦旁五一路。
益阳大厦旁的五一路
五一路是益阳市最早新建的城市主干道。1952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开工修建从向仓路至汽车路的五一西路,该路长1525米,宽8米,面积12200平方米,于1953年基本完成;1954-1956年,修建从向仓路到新石路的五一西路西段(长707米),是利用原有的街巷改建的,道路线型有拐弯,路面宽度也不一致,1963年至1965年,对汽车路至向仓路的五一西路进行沥青表处理,它与河南路一起,成为益阳最早的两条柏油路。
在新老照片中,最突出的便是五一路上行驶的公交车。交通工具的升级与迭代,亦是益阳前进速度的一种生动注脚。
1981年拍摄的益阳市资江一桥。
2021年的益阳大厦旁五一路。
益阳市资江一桥
蜿蜒资江,静静流淌。面貌变幻间,不断刷新城市的高度。
益阳资江一桥位于益阳市裴公亭东侧山麓及北岸汽车轮渡码头上首100米处,飞架资江南北,贯通319国道,把位于资江南北的益阳市区连为一体。它是益阳横跨资江的第一桥,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悬练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也是湖南省四座500米以上特大双曲拱桥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汽车路建成的汽车渡口,人、车过资江均依赖渡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在汽车路过渡的人车、物流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资江大桥于1974年建成。鉴于大桥建设工程复杂,且人员物资短缺,益阳地、市、县积极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群众参加建设大桥的义务劳动。据不完全统计,在大桥建设过程中,群众投入的义务劳动达到26万多人次,仅1972年5月2日至6月15日的一个半月时间内,地、市、县共有176个单位、14744人参加了建设大桥的义务劳动。群众义务劳动共完成砂卵石转运15万多吨、完成工程土方6万多立方米,配合专业队伍完成混凝土灌注2万多立方米。
1982年拍摄的西流湾沿江。
西流湾沿江现貌。
西流湾沿江
千百年不改名的益阳城,千百年奔流不息的资江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清碧的资江水孕育出了丰富的水文化,益阳“十景”,关濑惊湍,志溪帆落,会龙栖霞,裴亭云树,白鹿晚钟,庆洲渔唱,西湾春望,碧津晓渡,甘垒夜月,十洲分涨。其中就有六景是资江水文化的景象。
益阳市位于资江下游,江北地势地平,城区洪灾频繁。1995年秋,由市委、市人民政府启动中心城区防洪及沿江风光带建设工程。从1996年至2002年,由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相继完成6大工程。两岸堤面根据益阳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分成若干主题景区,新建了集休闲,防洪,景观,绿化于一体的沿江风光带,于2011年基本完成。2015年资江沿江风光带一桥至三桥段进行再次修建。2018年5月18日西流湾大桥建设,将大禹广场改为上下桥口,至此一桥至三桥段沿江风光带全面完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益阳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如今的益阳,经济大幅跃升,城乡面貌脱胎换骨,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朝气蓬勃的益阳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展示着现代化都市的独特魅力。
1982年拍摄的中医院旁资江路。
2021年的中医院旁资江路。
中医院旁资江路
1978年至1993年旧城改造:上世纪90年代初,市人民政府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由市房管局部门具体实施,扩宽汽车路至人民路的资江西路,改造这一段资江西路沿线的旧城。
1994年至2001年旧城改造:本时期资阳区对汽车路至贺家桥的资江东路以南的所有房屋进行了旧城改造。
2002年至2011年旧城改造:本时期是益阳市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力度最大的10年,资阳区掀起了旧城改造的高潮。资阳区共拆迁房屋建筑面积92.5万平方米,2005年至2011年资阳区建设项目报建的房屋建筑总面积为253.4686万平方米。资江路就是重点改造区域,如今资江路沿江已经修建了沿江风光带,道路也翻新扩建了,成为了江北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
1981年拍摄的湖南麻纺厂。
2021年的万达广场和益阳大道。
万达广场和益阳大道
“益阳麻纺厂”,一个老益阳人都熟悉的名字,曾经是益阳人民的骄傲。在80年代,能够招工到麻纺厂工作那是一件很荣耀的事,鼎盛时期,职工多达5000余人,生产的苎麻产品一度声名远播,益鑫泰麻衬衫还曾穿在天安门国旗班战士身上。
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让昔日的工厂换上了霓裳,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繁华地标——益阳万达广场。麻纺厂的机器声不再响起,繁华如织,是它奏响的新乐章。这个益阳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不负众望地成为了益阳新的城市中心。
蝶变的眼前,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城市繁华,自益阳大道一路向东披荆斩棘而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座现代化特色的美丽宜居城市,日益清晰地铺展在人们面前。
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故居)”“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旧址”“杨开慧故居”和“湖南烈士纪念塔”这些家喻户晓的红色景点。但你知道这些红色旅游地吗。一起来了解下。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摇篮、红色热土。
说起湖南旅游,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八百里洞庭湖,记录着时代痕迹的母亲河湘江,千姿百态的张家界,悠悠流水的沱江,气势磅礴的凤凰古城,以及高大威武的南岳衡山。但这几年一股古镇旅游热的兴起,让不少古镇古村类型的景点火了起来。
图片好山好水好风光,微凉的秋日不如迈开双脚,来韶城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独特的山水风景来一次不一样的旅程吧~~“农行杯”第十四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10月23日(本周六)即将开赛!一起来体验独具岭南魅力的丹山碧水的赛道!图片NO.1 赛事简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玲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益阳定位为长株潭都市圈辐射区和拓展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实施强省会战略”。大布局中,靠近省会长沙的益阳市如何抢抓机遇,奋力而为?全面对接“强省会”战略,积极融入长
三湘都市报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和婷婷 周可 实习生 杨凯云 李致远 黄艳玲 通讯员 蔡震 刘凯)7月21日上午10时9分,三湘都市报记者作为首批体验乘客,在长沙站城际场乘坐常益长高铁试运行列车G6567次前往益阳南站,一探究竟。 (益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