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23:03:07 | 浏览:198
安化黑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湖南华莱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全面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为己任,不忘初心,夯实根基,创新发展,砥砺前行,引领安化黑茶产业发展。
产业做大 展现华莱实力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素有“茶乡”之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的记载,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朝廷颁布《安化黑茶章程》,正式定安化黑茶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明末清初,晋陕甘鄂湘等地茶商纷纷到安化经营茶叶,安化境内茶行、茶号最盛时达300余家,形成了“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2009年,湖南华莱董事长陈社强先生回乡考察时,发现沉寂多年的安化黑茶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于是,他带着对安化黑茶产业的期许,带着对回报家乡的深情,带着对帮助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愿望,回到故土安化大力发展黑茶产业。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安化黑茶产业的政策指导下,湖南华莱以发展安化黑茶产业为核心,经过9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集茶叶种植、黑茶生产销售、接待服务、文化传播及食品保健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链,并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产业发展的整体进程,更拉动了安化县内区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17年安化县茶叶加工量7.5万吨、综合产值152亿元、税收2.8亿元,比16年分别增长15.4%、21.6%、40%;湖南华莱则在2017年中实现年产销黑茶5万吨(占安化黑茶生产销售总量的66%),上缴国家税收2.5亿元(占安化县当年茶叶税收总额的89%)的成绩,真正做到了产业富民,回馈社会。
为了更好地助力安化黑茶产业发展,2017年9月,湖南华莱与安化县人民政府签订“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建设项目,计划在3—5年时间投入80—100亿资金,把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建设成为黑茶研发创新的示范区、茶园风光的观赏区、黑茶交易的集散区、黑茶文化的体验区、水上运动的休闲区、养生健身的度假区、全域旅游的黄金区。让安化黑茶特色小镇成为以茶的全产业链接为主线、特色生态农业为基础、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补充的茶乡小镇和旅游观光的目的地,让安化真正成为“世界黑茶中心”。
“安化黑茶产业的复兴任重而道远,华莱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建茶园、创品牌、扩渠道,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以此实现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开发,同时,还将带动更多的茶企和茶农,共同做大做强安化黑茶产业,实现醇香四溢的安化黑茶香飘天下的愿景!”陈社强董事长对企业及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企业做强 诠释华莱力量
“通过九年的发展,湖南华莱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的茶叶种植与加工、保健品研发生产、茶叶良种培育、黑茶衍生产品研发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并已建成多个规模大、规格高的现代化基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年,湖南华莱转型进驻安化黑茶产业;2012年,公司总部迁至安化县冷市镇,开启了湖南华莱做大做强的崭新篇章。之后的7年里,叶子茶厂、水龙茶园、中国安化黑茶种苗繁育中心、万隆黑茶产业园等一个个高标准、高规格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在中国黑茶之乡拔地而起,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九年间,湖南华莱秉承“团结、拼搏、奉献、创新”的精神,高举“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的大旗,从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国闻名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至目前,公司围绕“华莱健”品牌向广大消费者推出了60余款黑茶产品及衍生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也有部分消费群体;公司在全国设有省代理、市代理、专卖店1500余家,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提供售前售后服务。在这条成为弘扬中国茶道文化和极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军企业的大道上,湖南华莱正奋力前行。
作为本土企业,湖南华莱始终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带动家乡发展。从创立之日起,华莱自觉参与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慈善扶贫等诸多工作中,有效带动和帮助了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自2011年以来,湖南华莱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近10亿元,累计赞助公益资金逾3亿元,安排长期就业人员3500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茶农及茶叶生产相关人员9.67万人,其中贫困农户2.32万人。2017年4月,湖南华莱与安化县人民政府签署“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委托扶贫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确定的目标,双方将共同努力,帮扶2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公司董事长陈社强更是深情地说道:“我是安化人,希望能为安化的乡亲们多做一点事情。今后,湖南华莱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湖南省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始终牢记企业使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一如既往地将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将家乡的改变和企业的壮大融为一体,举全公司之力,全方位开展深度扶贫,为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产品做优 铸造华莱经典
“抓质量、创品牌是华莱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公司的黑茶从种植到采摘,再到深加工,最后到产品输出,每项工作都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网络覆盖全过程。华莱在狠抓产品质量和实施品牌战略的道路上,一定要把创民族品牌与加强质量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结合起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真正优质的黑茶产品。”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湖南华莱始终坚持“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的企业宗旨,在九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的品质文化更是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走进湖南华莱的生产基地,可以零距离见证“华莱健”产品的诞生。各个生产车间的创新科技无处不在,体现了华莱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在原材料质量把控方面,湖南华莱推行绿色环保、有机高效、生态自然的种植模式,从根源上杜绝化肥、抵制农药,保障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在生产车间处处体现了品质生产的规范、要求,通过引进顶端的高科技生产工艺和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式,利用精密、优良的专业设备,在无菌的环境中生产优质的安化黑茶。
在湖南华莱的品质文化中,“创新”则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核心所在。为了保持高效率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湖南华莱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与湖南农业大学等茶叶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出多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独特保健功效、便于携带饮用的速溶茶、袋泡茶、黑茶牙膏、黑茶护肤品等新型产品,其中,速溶茶更是开启了中国黑茶迈向保健、安全的消费时代新篇章。
文化做深 彰显华莱特色
“华莱茶学院将致力于培训高、精、尖的茶艺人才,让市场拥有高、精、尖的茶艺师队伍,同时更加深入、广阔、深远地宣传安化黑茶文化、传播茶艺茶道,使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能够正确认识安化黑茶、了解安化黑茶、传承黑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而历史厚重的安化黑茶文化更是中华茶史中的一块瑰宝。湖南华莱作为一家民族茶企,有责任、有义务将安化黑茶文化推向全世界。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先后与全国数十家媒体合作推广宣传安化黑茶,传播黑茶文化知识;2016年7月,湖南华莱牵手湖南琴岛,总投资8000万元,深入打造国内首个茶文化大型舞台剧《黑茶印象》,该舞台剧将在万隆黑茶产业园的安化黑茶演艺中心建成后正式面向全国公演;2017年8月,华莱茶学院正式开班,来自五湖四海的茶文化爱好者纷纷齐聚一堂,深入感悟安化黑茶文化与中华茶艺茶道。
如果说设立茶学院是为茶叶行业培养人才,那么兴建华莱科技馆和博物馆,则是对安化黑茶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播。目前,位于万隆黑茶产业园行政楼的科技馆和博物馆即将开馆,届时,不仅将为安化黑茶文化打开一扇别具一格的展示窗口,更将为安化黑茶文化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传播通道。
未来,湖南华莱将继续秉承“发展黑茶产业园,铸造民族品牌”的使命,大力发展安化黑茶产业,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抢抓机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最终实现“产值超50亿、营业额过100亿、茶园新增2万亩、年缴税收达3亿”的宏伟目标。
来源:新华社
运营人员:田炜002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